中国传媒大学全面展开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工程

发布时间:2022-04-18浏览次数:3538文章来源:教务处、党委宣传部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 缑宇 范绮梦 刘安彤 赵鹏)4月13日至15日,中国传媒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现场评审会在图书馆圆形报告厅举行。致力于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中传课程体系“大会战”全面展开。

在为期3天的评审中,中国传媒大学94个本科专业(方向)的负责人以课程地图为核心,对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架等问题逐一陈述,回答校内外评委的提问,接受全校检阅。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专业负责人、教授代表、教务员,学校全体教学青拔人才,科研、创作青拔人才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评审会。大会气氛紧张热烈,气象升腾。

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大会战”是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重要标志,也是我校“系统治理、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落实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学校党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狠抓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自2018年以来,因应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以及传媒行业变革,学校启动了“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和“五个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2022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要求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四个一批”专业建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学校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专业要明确定位,重新梳理课程体系,重新布局课程地图,探索建立面向未来的科学完备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快推进课程建设转型升级。

为了打好这场“战役”,今年3月学校召开了“大会战”全校动员会,全面开展课程体系的外部专家匿名评审及修订工作。本次评审会是各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修订的集中汇报会,也是全校专业全面亮相、相互激荡的思想碰撞会。通过全校各专业集中逐一汇报与评议的方式,各学院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逻辑线,梳理了专业(方向)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专业(方向)调整和优化的方向,推进了“四个一批”专业建设的持续深化。各学院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与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全校协同育人的格局。

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评审会

4月13日,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各专业汇报

4月14日,电视学院、新闻学院、广告学院、我院各专业汇报

4月14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人文学院各专业汇报

4月15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各专业汇报

4月15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汇报

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全程听取了各专业负责人的汇报。廖书记对每个专业进行了逐一点评,提出建设指导,明确建设方向。廖书记在点评各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说,课程体系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处理好学院、学校和国家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处理好专业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跳出专业看专业”,构架合理、系统、接续历史、对接未来、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现场点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雯,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教务处处长卞佳丽,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红艳,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陈岩等现场评审专家参与了三天的现场评审,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专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校外专家现场点评

专家们表示,中国传媒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大会战这一形式“前所未见”,规模之大、成效之好,令人震撼,体现了学校党委对本科教育高度重视,彰显了学校以本为本的态度和决心。学校狠抓落实,抓到课程体系的根本上,融入了成果导向的思路,为深化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统一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学院院长发言

94个专业(方向)的负责人与各学院院长在集中研讨阶段再次逐一发言,畅谈“大会战”收获体会,并对未来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交流了思考与规划。

有专业负责人表示,此次“大会战”是一场难得的“课程广交会”,兄弟院系将传统优势、国家需求及未来前沿相结合推动课程建设的做法值得学习;有专业负责人表示,本次“大会战”意义重大,经过对专业细致的梳理与“把脉”,调整后的课程地图更加清晰、一目了然,凸显了导向作用;也有专业负责人表示,此次大会战是学校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急需的一次总结和面向未来的布局,也是学校系统治理的第一抓手,让教学做第一抓手,舍我其谁;还有专业负责人说,通过此次大会战,更加明晰了如何将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案与学校国际传播这样一个大的方向衔接,形成全校、全员的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的环境体系;有专业负责人表示,此次“大会战”是“四个一批”的再升级、人才培养的再布局、跨越基础的再夯实。

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总结讲话

在持续三天的现场评审结束后,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带领全体参会同志,结合学习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同志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廖书记说,怀进鹏部长深刻指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落实怀部长讲话精神,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使命,也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历史命题。对此,廖书记强调,科技发展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深刻影响着传媒业态,向传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必须实现从“站在广电看传媒”到“立足传媒看世界”的跃升。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都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拥抱科技革命、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做好人才培养这篇大文章。

廖书记指出,本次课程体系建设“大会战”既是落实新时期“双一流”建设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明确未来建设方向、重点和路径的重要契机。“大会战”彰显了学校党委抓本科教育的决心,展示了学校和各学院抓本科教育的力度,以及各本科专业负责人抓专业建设的水平。

廖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提出抓好本科高质量发展“六要素”,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一是要抓好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双一流”高校肩负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职责使命,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要对标对表国家战略和世界一流,明确目标和定位,着力落实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各学院党委要高度重视,务必结合怀部长讲话精神和学校党委要求,对人才培养定位进行深入的再思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于解决重大问题,看到理想、看到未来。

二是要建设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要围绕“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人才培养要求,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要科学构架人才培养的逻辑线、技术发展的逻辑线、知识要求的逻辑线,突出课程思政,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特色体育教育等的纵横交织,构建支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廖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快有中传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建设以人为中心、以作品为中心,面向智能传媒的全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党和国家所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时代传媒人才。

三是要高标准做好课程内容建设。解决了结构性问题之后,课程内容便成了落地见效的核心保障。各院系、专业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都要下苦功夫、花大力气编制好课程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开设意义、建设目标、知识路径,高标准做好课程建设,对每门课程的内容精耕细作,实现课程的育知育智育人作用。

四是要建设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做好本科教育的关键主体。学校近年来实施的教学青拔队伍建设、师资博士后、青年教师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人才选育创新性举措,为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奠定了系统多元的根基,这是我们提升课程质量和育人质量的重要基础。

五是要抓好教育数字化。要全面落实教育部党组、怀进鹏部长关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要求。要实现从应用融合到数字化意识思维的提升,主动探索,构建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数字化能力和方法、生态,实现对学生个体和对大学整体的数字赋能。这是教育手段的全新变革,是对接未来的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六是要对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要在打通校内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基础上,建设好与国内其他高校的联合优质教育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对接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层层递进,为朝国际一流迈进打造立体通道。

廖书记说,本次“大会战”在中传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大会战”是一次“大展演”,94个本科专业、方向的建设理念、建设举措拼成了学校本科专业构架的完整版图,展现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大会战”也是一次“大练兵”,各专业、方向建设经过不断的总结、思考、规划,对专业建设核心的理解、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会战”更是一次“大融合”,通过深度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在其乐融融、奋发向上的氛围中,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统一了步伐,为学校“三个跨越”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廖书记同时强调,本次“大会战”重点解决的是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完善的问题。当前,学校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建设,在人事人才、教育数字化、国际教育资源拓展等方面系统设计、全面发力,希望各学院、各专业在此次“大会战”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课程体系的优化,特别是要持续深入推进高质量课程内容建设,将“大会战”的成果落实到每一节课。

启智润心,共创未来

廖书记最后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期,学校全面美化,樱花大道、海棠大道、红枫大道、牡丹园等校园景观带一一建成,呈现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获得大家交口称赞。大美校园,润物无声,如同美丽校园建设一样,这次“大会战”,必将推动我校本科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以高质量本科教学“启智润心”!

(编辑:王雷亭)